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5, v.13 3-24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法治支撑(笔谈)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培养规模结构质量问题研究”(20JZD051)
邮箱(Email):
DOI: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25.05.001
摘要:

<正>构建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法治体系党的二十大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全面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在以往政策框架下,科技工作归属于经济建设范畴,教育归属于社会建设或文化层面,人才工作归属于党的建设相关内容。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1] 王旭.论套取高校科研经费治理的《监察法》适用[J].法学杂志,2020(7):46-55.

[2] 姜涛.科研人员的刑法定位:从宪法教义学视域的思考[J].中国法学,2017(1):170-188.

[3] 胡明.科研合同的功能性规制[J].中国社会科学,2020(9):68-92.

[4] 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273号建议的答复[EB/OL].(2016-08-31)[2025-06-30].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jyta/201609/t20160922_127828.html.

[5] 蔡达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的报告[EB/OL].(2023-10-21)[2025-06-30].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310/t20231031_432686.html.

[6] 湛中乐,黄宇骁.再论学术自由:规范依据、消极权利与积极义务[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4):89-102.

[7] 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意见[EB/OL].(2016-07-15)[2025-06-30].https://www.spp.gov.cn/zdgz/201607/t20160715_145883.shtml.

[8] CAENEGEM W V.VUT v Wilson,UWA v Gray and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ies[J].Australi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journal,2010,21(3):148-163.

[9] 谷业凯.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解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N].人民日报,2025-02-24(19).

[10] 徐晓明.加快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高效运行机制[N].人民日报,2025-06-05(09).

[11] 周详,申素平.学位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的法治基石[J].中国高等教育,2024(10):14-19.

[12] 段从宇,陈晓光,彭远鸿.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现实制约与推进路向:基于制度视角的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25,45(5):36-54.

[13] 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培养造就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EB/OL].(2024-11-04)[2025-06-30].http://edu.people.com.cn/n1/2024/1104/c367001-40353560.html.

[14] 面向2025级本科生新生!复旦教育教学改革3.0亮点抢先看[EB/OL].(2025-05-30)[2025-06-30].https://www.fudan.edu.cn/2025/0601/c24a145651/page.htm.

[15] 以案促治提升行政复议监督质效司法部发布第五批贯彻实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典型案例[EB/OL].(2024-12-31)[2025-06-30].https://www.moj.gov.cn/pub/sfbgw/gwxw/xwyw/202412/t20241230_512162.html.

[16]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并讲话[EB/OL].(2020-12-01)[2025-06-30].https://www.gov.cn/xinwen/2020-12/01/content_5566183.htm.

[17] 知识产权护航企业出海!武汉市首个高校科技园体系仲裁服务站揭牌成立[EB/OL].(2025-05-29)[2025-06-30].https://www.cnhan.com/html/tech/20250529/1116395.htm.

[18] 赵彬彬,梅亮,陈凯华,等.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内涵解析、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基于创新过程与创新系统整合视角[J].中国软科学,2025(2):26-39.

[19] 王诗敏,田东林.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研究[J/OL].当代经济,1-11[2025-06-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430.F.20250626.2009.002.html.

[20] 王惠东,王森.创新联盟各阶段知识产权冲突与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4):137-142.

[21] 李雪婷,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文化冲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1):5-8.

[22] 姚艳虹,陈彦文,韩树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冲突成因、特征及治理策略[J].企业经济,2017,36(11):42-47.

[23] 石琳娜,陈劲.基于知识协同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稳定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3,44(9):67-81.

[24] 赵锐,汪佳,武杰.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产权激励与保障机制研究:以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为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022(10):69-74.

[25] 习近平.论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231.

[26] 许先春.习近平关于统筹教育科技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理论特质和实践要求[J].中共党史研究,2024(6):19-28.

[27] 周光礼,姜嘉乐,王孙禺,等.高校科研的教育性:科教融合困境与公共政策调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88-94.

[28] 李立国.从三螺旋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高等教育与创新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5,46(1):30-39.

(1)隐性知识是组织重要的知识资源,通常只在组织内部人员之间流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随着创新网络内成员的交往增多,这些隐性知识可能会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向外进行传递。参见:宋春艳.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产权共享的风险与防控[J].科学管理研究,2016:34(1):18-21.

(2)知识产权是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资源,一旦被他人模仿或窃取,就会在竞争中失去优势。所以,在协同创新中,各创新主体出于知识产权保护会遮蔽一部分核心技术、知识和信息,这样会导致产学研合作不能高效进行。参见:张丽娜,谭章禄.协同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冲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6):163-166.

基本信息:

DOI: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25.05.001

中图分类号:G322;G521;D922.16

引用信息:

[1]李立国,湛中乐,龚向和等.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法治支撑(笔谈)[J].重庆高教研究,2025,13(05):3-24.DOI: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25.05.001.

基金信息: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培养规模结构质量问题研究”(20JZD051)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